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332996
华盛顿街头的“骆驼祥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幸福家庭》 2018年第12期
     头戴鸭舌帽、身着红色T恤衫的罗伯特·哈特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位三轮车夫,每天蹬着他那辆装有黑色遮阳篷的脚踏三轮车(pedicab),驮着观光客,在华盛顿的各大著名景点、酒店、餐馆之间穿梭。

    罗伯特服务于一家名为Nonpartisan Pedicab的三轮车公司。这是一个提供三轮车观光服务的平台,接受乘客的网上和电话预约,车夫接到订单后会到达乘客指定的地点接人。

    我坐上罗伯特的车,很快到了美国财政部大楼前,罗伯特把车停在路边,拿出一张10美元纸币,开始了他的讲解:“我们现在来到了美国财政部大楼跟前,10美元纸币的正面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肖像,背面就是财政部大楼……”

    除Nonpartisan Pedicab之外,华盛顿还有几家从事三轮车运营的公司。罗伯特笑言,他们没有具体的办公地点,属于街头的“散兵游勇”。但华盛顿特区政府管理部门将人力三轮车纳入了法规化管理轨道,三轮车要合法上路载客,需要首先取得资质,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发放运营许可证,此外还要给车上保险,政府还明确规定每位车夫必须把运营许可证和价格表放置在车上显眼的位置。
, 百拇医药
    政府还曾出台对三轮车的相关安全监管规定,允许三轮车使用公共街道,但乘客需系安全带,车上需装防滑的刹车以及包括铃铛等在内的安全装备。罗伯特说,他蹬车的车速一般不会太快,尤其是晚高峰时段会格外注意。此外,他定期对自己的三轮车进行保养、检修,安全方面是可以保证的。

    蹬人力三轮车是个苦力活,风吹日晒雨淋,对体力的要求相当高。罗伯特说,他认识有些同行,到了寒冷的冬季,会选择干点别的,或者转战佛罗里达等相对温暖的地方。他希望这份工作能让自己一直保持年轻和活力。

    为了讲好华盛顿的历史和文化,刚入行时,他没少下功夫,翻看书籍、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典故,组织讲解词,背熟吃透,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给游客们听。罗伯特说,他带游客、講故事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尽可能真实,但同行中也会有一些不够地道、爱讲野史八卦、“胡说八道”的,这就让城市风光游变了味儿。
, 百拇医药
    最初是为了挣点外快才步入这个行当,但做得越久,罗伯特就越发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如今,每天带着客人穿梭于白宫、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等各大景点之间,将沿途的历史文化典故跟游客娓娓道来,给他带来很大的快乐和满足感。

    为了能给来自中国的客人做中文导览讲解,罗伯特还专门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中文,能做一些简单的中文讲解。罗伯特还曾到过中国,在北京的胡同里也见过不少三轮车夫。他十分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再到中国,跟北京胡同里的同行们切磋、交流。

    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三轮车在华盛顿街头随处可见,车夫的年纪从20岁到50岁不等,其中还不乏年轻女孩儿。

    罗伯特说,他认识的很多同行来自各行各业,有音乐家、酒保、教师等,这些人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热爱骑行,喜欢自由、灵活的生活方式。他认识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儿,曾是一名小学历史老师,因为热爱骑车、喜欢跟人交流,便转行当上了三轮车夫。

    罗伯特说,自己最喜欢的也是这个行业的自由和灵活。“每当我蹬着一辆车,穿梭在首都的各个街道之间,会感觉非常自由。一旦有客人坐上我的后座,我开始蹬起来,带着客人走街串巷,身体里自由驰骋的因子便开始释放,人立马变得精神起来了。”平时不出车或是淡季的时候,罗伯特会选择去做点别的事,比如去外地旅行。

    对于这份工作,罗伯特也抱有些许使命感。在他看来,一座城市真正的美,是它的历史、文化之美。他希望未来能继续一边蹬着三轮车,一边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认识、了解华盛顿的风土面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摘自《今晚报》2018年9月21日), 百拇医药(金悦磊)